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论证会圆满举行

作者: 时间:2025-05-16 点击数:

2025年5月13日上午,材料学院在交叉科学研究中心A10会议室召开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论证会。

本次论证会汇聚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副校长刘子顺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殷雯研究员、深圳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雷教授、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付莹研究员、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钱艳楠教授、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张纯禹副教授等6位学界专家,以及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荣高级工程师、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增彪高级工程师、深圳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张新民博士、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监顾峥博士等4位企业代表。材料学院王彪院长、李润霞副院长、刘丹副院长及各系主任、课程负责人等校内专家列席会议,李润霞副院长主持会议。

会议开始,李润霞副院长系统介绍了校外专家组成员,王彪院长代表学院致开幕辞。随后,祝闻副教授从专业建设概况、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及培养环节设计等五个部分,对现行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阐述。专家组充分肯定我院在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体现的严谨治学态度及现有方案的系统性框架。继而围绕国家战略导向,就培养方向定位、课程体系规划、学分课程设置、论文选题来源、双导师责任范畴、知识产权成果归属等核心议题展开系统而深入的学术评议,形成多项具有建设性的修订建议。

刘子顺教授高度评价我院落实教育部专业硕士培养要求的实践举措,建议培养方向应突破区域产业局限,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构建全球化视野,并对学位论文成果认定标准提出细化建议。王雷教授着重强调实验室安全体系化建设,提议建立新生安全准入机制及常态化考核制度。殷雯研究员建议增设科研伦理规范课程模块,完善学术诚信培养体系,同时提出校企合作应建立定向培养机制。李卫荣高级工程师倡导构建动态产业课题库,推动人才培养向储能技术、氢能开发、人工智能等战略领域延伸。黄增彪高级工程师强调职业能力体系化培养,建议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工程工具应用等实践模块。其余专家分别从课程设置逻辑、培养过程监控、成果转化机制等维度,对产教融合的深化路径提出专业建议。

李润霞副院长表示将系统梳理专家意见,从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布局、科学化设计、系统性构建及可行性实施等维度开展深度优化,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材料与化工领域专业人才。

(撰稿:陈娟娟;一审:祝闻;二审:李润霞;三审:陈宝华)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东莞理工学院研究生院  粤ICP备05008829号